文/财富时报 毛启盈
2005年11月17日,胡润2003年百富榜富豪、上市公司明星电力董事长周益民,因涉嫌私刻公章、骗取银行贷款、挪用公司资金等罪名,被四川省遂宁市经侦支队控制。
该消息的爆炸性,不仅仅说此人是2005年上市公司挖出最后一个蛀虫,更重要的是他才31岁,让前辈唐氏兄弟,顾雏军也为之汗颜。
31岁便造就“明伦系”
周益民年仅31岁,却以10亿元身价跻身2003年胡润百富榜,名列第83位。周益民的明伦集团,已直接或间接控制索祺实业、明伦光电、明星电力等多家公司,形成由明伦集团控制的“明伦系”。
紧接着传来的是不好的消息。
11月17日,因涉嫌私刻公章、骗取银行贷款、挪用公司资金等罪名,周益民被四川省遂宁市经侦支队控制。
11月19日,明星电力称,经公司自查,两家关联公司先后占用公司货款14335万元,明伦集团所持有的公司法人股股份74536800股被法院冻结。
他是不是下一个顾雏军?
身陷数亿资金“黑洞”的明星电力,曝出这种重大新闻,人们不得不再次正视“中国企业明星与“XX富豪榜”的进入者。因为上榜者随后进入监狱者,不仅仅是周益民一人。
周益民造假案,截止2006年钟声敲响时也不会有一个定论,但是却在2005年底再次把上市公司的明星人物推上了风尖浪口。人们不难想象,一个31岁年轻人操控4亿资金,包含多少梦想与恐慌。
的确,31岁周益民和46岁顾雏军,虽然无法放在一起“说事”。但是,他们却不由得让人们产生这种错觉。
周益民在不幸中,却幸运地被人们和一位资本狂人相提并论,尤其是人们对 “顾雏军年”的大喊尾声中,目光一下子转移到他身上。人们真的无法辨别这是偶合还是必然。
如果说顾雏军步了德龙系唐氏兄弟的后尘,那么31岁周益民将是顾雏军的一个学徒。
也许连顾雏军不敢相信,周氏学徒太急于求成。在控制和运作资本的能力,也远远不可与这些大鳄及狂人相提并论。但是,周氏的手法却比前者更令人害怕,因为他的作弊手段是那样赤裸裸,连流浪街头的江湖骗子所用的手法他也用上了。
这也是之所以我们把他与唐氏兄弟,顾雏军放在一个笼子里教训的原因。
人们同情和憎恶的是周益民的还太年轻,是4亿资金毁在一个娃娃的手上。
比起前者,周益民的确是一个“小儿科”,只会用下三烂的手段行骗。
尽管这样,周益民还是得逞了。让一些银行国内大公司陷入绝望与迷茫。
周益民被控制,标志着周益民所导演的“明星骗局”,暂告一个段落;接着还是上演有关部门调查,媒体曝光黑幕,有关经济学家发表“讨伐”周的评论……所以,一个周益民倒了,还会有更多的周益民细胞在繁殖,所以一直有这样的悲剧。
设若周益民真的进了监狱,一个年轻人,从监狱中学会如何正确运作资本,出来后,还可以在上市公司继续圈钱:
用冯小刚《天下无贼》影片中警察的话说“不丢人!”

文/ 财富时报 毛启盈
“忘情水过时了!”
流火七月,53岁“铁娘子”王佳芬接受记者采访时落泪了。
然而,消费者却觉得王佳芬大有“眼泪公关”的嫌疑。难道商场上的“忘情水”真的过时了。
现实“铁娘子”
人们不难忘记,2005年6月以前的王佳芬,是媒体的宠儿,出现在记者眼中和笔下的她是“引领光明的使者”。然而,一夜之间突然被“郑州回奶新闻”所取代。正是这次后来为公众所熟知的郑州回奶事件,使王佳芬遭遇了自己的滑铁卢。
仅仅是这些事件,能够让一个征战商场10余载的女强人落泪吗?
一些媒体这样描述原因:因为合作企业山盟乳业被曝光,光明牛奶数十年的声誉毁于一旦,各地市场一落千丈。
因为6月中旬,在河南当地电视台最早播出有关回收奶的镜头时,曾有经销商把整个节目录下来并交给了光明河南地区的负责人,希望能给厂家提供线索避免事态恶化。然而经销商的反馈并没有得到及时回应,直到半个月后,光明才被动地出来解围,错过了危机公关的最佳时机。可以说,正是光明在河南的管理不力和信息不畅为山盟事件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忘情水过时了
王佳芬曾放言“要让全国一片光明”,因此光明就不能有管理黑洞,不能存在任何质量问题,追求百分之百的完美,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因为该事件最早在河南电视台播出后,两天后王佳芬就立即做出了回应。在没有做任何调查的情况下,就做出了“不存在”的回答。
并且请了一家媒体做了一篇完全相反的报道。这实质上已经不是一桩简单的公关事件。而是一种赤裸裸地对媒体的监督作用的藐视与无情的“封杀”。
但是,当面对全国2600多家媒体的铺天盖地的轰炸后,于是,凭借着50栽的人生阅历,10载商场拼打的经验,王佳芬“吃一堑长一智”,对媒体的双面性有了充分的认识。
难以掩盖事实真相的铁娘子,不得不对媒体使出了截然相反的手腕。
也许,这是一些商家惯用的手段。被比喻为中国乳业的“教母”的王佳芬,非但没有走出这个怪圈,而且把这个公关计谋做了升华。
如果说“笑里藏刀”是商场的惯用计谋,那么,铁娘子王佳芬的“眼泪公关”,也应该算一个不可多得的创意!
遗憾的是,王佳芬当初没有藏好这把刀,所以才露了馅儿。
因为,一个企业在要在全球做出品牌,一方面要靠全球化的企业文化和理念,另一方面主要靠让消费者信服的质量和完美的受后服务。而眼泪公关只能让同行看笑话,并且会让同行借题发挥,把这潭水搅得更加浑浊。
人们到是该劝劝这位铁娘子,眼泪公关应当休矣!
文/财富时报 毛启盈
2005年8月25日,一条爆炸性的消息震动了中国球迷。深圳健力宝的老大张海,下课了!
随后在冰凉的手铐枷锁下,走进大牢的张海终于清醒了,自己依靠健力宝空手套现的梦想破灭了。
资本大鳄挖空健力宝
从“气功大师”到资本大鳄,年轻的张海可谓一帆风顺,但如今身陷牢狱却又让人错愕。
不得不承认,张海是一个资本运作的高手,他将健力宝集团作为“摇钱树”。
通过各种手段挪用资金投入到其他领域和行业,以此来挖空圳健力宝。张海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健力宝折腾成这样,怪谁呢?职工众口一词把目标指向了张海。其实,张海心知肚明,还有谁能够比他更有必要折腾健力宝。
据说就在警察找到张海的时候,他正在吃夜宵。在外界看来,悠闲得一天只想着喝饮料看球赛的张海,一手导致了健力宝是麻烦不断,迷雾重重,而这些矛盾,在两年之后直接引发了一系列逼宫事件。
28岁入主健力宝,堪称张海的颠峰之做。他的出价比健力宝的创始人李经纬低了一个亿,却神秘胜出。这让外界觉得不可思议。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来,张海是一个善于设局的人。但他不会想到,两年之后,健力宝又出现一个迷局,而这次他成了棋子。
混水摸鱼
CCTV《经济半小时》调查,健力宝职工透露的内幕印证了健力宝另外两个大股东祝维沙和叶红汉的说法,张海经营不善,是造成健力宝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所以他们才会联手逼宫,罢免了张海的董事长职务。但张海也绝非等闲之辈,以他的手腕,怎么会这么轻易就被夺权呢?逼宫一事会不会另有内幕?这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悬念,张海出道十多年,一直是呼风唤雨,连战连胜,为什么就会被他的下属算计呢?这其中会不会藏着更多的秘密?
区区一个张海,把整个中国足球界搅乱地沸沸扬扬,留下诸多疑问。2002年,他购买了深圳平安足球队后。2004年,他趁乱揭竿而起,推动了所谓的“中超革命”。在中超12支足球队中,张海就控制了3家,业内戏称他们是张海系。张海控制足球俱乐部,又有什么目的呢?
张海究竟有没有幕后操纵球队赌球?还要等待相关部门的调查。而说这话的祝维沙,现在也在接受警方调查。
这真应了那句老话,聪明反被聪明误。随着张海的被捕,神人张海、大师张海呼风唤雨的17年,终于告一段落了。
其实,从CCTV的调查和健力宝的发展历史,人们很容易地看出是张海故意搞垮健力宝。因为从气功敛财到资本市场坐庄圈钱、再到涉足国企改制,只有初中学历的张海,之所以能频频得手,秘诀就在于他总能捕捉到社会热点,利用社会的盲动,浑水摸鱼。
“顺手牵羊,混水摸鱼”,资本大鳄张海很好地搅浑了健力宝这潭水,只是他太贪婪了,就像一个在禁止垂钓区钓鱼的贪婪者,在没有来得及收杆就被抓住了。
因此,我们不能死死地把目光盯在一个身陷囹圄的不法之徒,而是应该追问是谁给张海提供了这样一个鞭长莫及的钓竿,让一个清水常流的健力宝如今成了一谭污泥。

文/财富时报 毛启盈
2005年3月15日香港《财经》杂志报道: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张恩照因为腐败等原因辞职。
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内地消息却对其还是遮遮掩掩,如今还笼罩着神秘而扑朔迷离的色彩。
张恩照倒下
2005年3月16日,对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张恩照来说,是个改变生活轨迹的日子。这一天,张恩照离开了北京金融街那幢灰黑色的建筑物中国建设银行。
《财经》杂志披露,1997年,在张恩照任上海建行行长期间,其一手提拔的徐汇支行行长周道春携款7000万元逃往国外,还破坏了整个支行的电脑系统。案发后,分行曾成立一个专案小组,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监管部门也曾介入,但最终这个案子成为“无头案”。其实,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几年中,上海建行出现的重大问题并非只此一桩。
尽管如此,张恩照此后的道路似乎并没有受到这次事件太大的影响。直到2005年,银监会还在一份内部报告中指出,一些违法违规案件发生后,部分商业银行甚至向监管部门反复说情,在责任人的处理上有过轻之嫌。
百雕之虫死而不僵
张恩照的辞职,却让一名不为人知的网站编辑也跟着遭殃,这就是中国某大型金融网站在张辞职后,闪电般开除一名财经频道的总监。
这似乎也暗含着张恩照的腐败不能说。虽然,张没有把建行送到香港上市,但是关系到一个群体的声誉,难怪记者在建行上市前夕走访建行总部,有关负责人一听记者提说张恩照,便闪烁其词。
事实上,张恩照早在1980年代末就开始提出“一米线”、“微笑服务”、“谁砸我的牌子,我砸谁的饭碗”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等等10年后才兴起的概念。在1990年代初期,建设银行区县扩点后,张恩照甚至展开了支行承包试点这样的大胆之举。在建行上市前夕,作为四大国有银行的楷模张恩照的很多豪言壮语至今仍在很多金融领域传播。
因此,熟悉张恩照的人对张恩照的能干仍然给予赞许。
张恩照祖籍山东莒县城阳镇,张父是上海煤炭公司工人,腿有残疾,张母是普通的家庭妇女。一家人只能凭张父的微薄收入度日,生活甚是艰苦。
有人说,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上海金融界的深刻变革和张本人的能力,造就了张恩照一个从城市贫民拔地而起的典型,但造化终究又让他以上海为起点走向穷途。这里面有多少自愿,有多少无奈,可能连他自己都无法分清楚。
我们有理由相信,张恩照是一个为人忠厚、靠个人奋斗成才的典范。张也不缺钱,他不会像媒体报道的贪污。但是,张恩照的确是辞职了,而且在传闻与腐败的包围中神秘倒下。为什么我们连腐败也不敢说!
这不由的让人们想起,“宁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这句历史的箴言,它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然而张恩照却不得不跪着生。
或许,张是行业的领袖,张的功名垂成已经不能代表自己,而是代表某些权威与一群人的荣辱。
因此,我们为一直同情着跪着忏悔的张恩照。
传闻没有至于公开,也许,这才是张恩照的最大悲剧。